第(1/3)页 冬至清晨,寅时刚过,应天府的钟鼓楼上便响起了厚重的晨钟,三十六声钟鸣过后,奉天殿外的丹陛两侧,锦衣卫与羽林卫将士已按明朝军礼列阵,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,手中长枪斜指地面,肃杀之气与盛典的庄重交织在一起。 文武百官身着按品级定制的朝服——一品绯色绣仙鹤,二品绯色绣锦鸡,三品绯色绣孔雀,往下直至九品青袍绣鹌鹑,皆由礼官引导,沿着丹陛两侧的台阶缓步进入殿内,按班次立于殿中,无人敢有半分喧哗。 卯时整,钦天监监正手持圭板,高声唱喏:“吉时到,禅位大典始!” 话音落,殿外乐坊奏响《庆善乐》,这支源自唐初、经明初修订的雅乐,旋律庄重悠扬,伴着乐声,太子标身着皇太子冕服——九旒冕冠、玄衣纁裳,衣上绣着日、月、星辰、山、龙、华虫六章,裳上绣着宗彝、藻、火、粉米、黼、黻六章,在内侍的搀扶下,从奉天殿东侧的偏门步入,沿丹陛东侧的台阶缓步上行,至殿中御座前一丈处停下,面朝御座上的朱元璋,行三跪九叩大礼,此时的他,仍是大明皇太子,尚未触及帝王权柄。 朱元璋身着太上皇的翼善冠与盘领袍,虽面色仍有几分苍白,却精神矍铄。 他看着殿下躬身行礼的太子标,缓缓抬手,声音透过殿内的传声筒传遍每一个角落:“吾儿平身。” 待太子标起身立于一旁,朱元璋才看向殿下文武百官,沉声道:“朕起于微末,赖天地护佑、将士用命、百姓拥戴,推翻元廷,建立大明,在位二十有九。今朕年高体衰,恐难再承天下之重,而皇太子标,仁厚贤明,监国多年,政务娴熟,民心所向,故朕决意禅位于皇太子,以承天命,以安社稷!” 话音落,礼部尚书手持禅位诏书,从殿侧走出,立于丹陛之上,展开诏书以标准的官话宣读。 诏书中细数洪武年间的功绩,又言太子标的贤德,最后宣告禅位之意,字句皆合明朝典制,庄重威严。 诏书宣读完毕,两名内侍捧着盛放传国玉玺与虎符的托盘,缓步走到朱元璋面前——传国玉玺以和氏璧为材,印文为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;虎符为青铜所铸,分为两半,左半留京师,右半授边将,乃军权之象征,这两样器物,是大明帝王权力的核心象征。 朱元璋亲手拿起传国玉玺,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玉璧,目光落在太子标身上,语气满是郑重:“标儿,这传国玉玺,乃天下正统之证;这虎符,乃大明军权之柄。今日,朕将这两样东西交予你,便是将大明的江山、百姓的生计,尽数交予你手。” 他将玉玺与虎符逐一放入太子标手中,又温声勉励,“登基之后,切记戒骄戒躁,勿要因权位而忘本,勿要因安逸而怠政。继续为百姓谋福祉,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;为天下开太平,整肃吏治,安定边疆。朕虽退居太上皇,却也会在后宫看着你,看着大明越来越好。” 第(1/3)页